2025年7月31日下午,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公布「本地生」资格修订细则,明确自 2027/28 学年(申请周期始于2026年10月)起,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及资助申请资格将迎来重大调整。
这一政策变动,对有意赴港求学的学子以及关注香港教育资源分配的人士,都有着重要意义,更让提前规划香港身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

信息来源:https://www.info.gov.hk/gia/general/202507/31/P2025073100288.htm?fontSize=2
01 政策核心:「本地生」门槛抬高,居港时长成关键
(一)申请资格两大变革
受养子女居港要求收紧:以往只要首次获发受养人签证时未满18岁,即可认定为本地生;新政下,必须在紧接所修读课程开课前在港居住满2年,才可申请政府资助专上课程学额。
特定签证持有者被排除:持有全职工作签证、工作许可证,或通过各类入境计划下签证/进入许可的人士,不再具备申请这类资助学额的资格。
(二)学费类别重新划分
第 I 类(获资助学费)
- 适用人群:香港永居、单程证持有者;符合2年居港要求的受养子女(首次获签时未满18岁);
- 学费标准:2025/26学年统一为44,500港币/年。
第 II 类(不获资助学费)
- 适用人群:未满足居港要求的受养人、工作签证持有者、非本地学生等;
- 学费标准:与非本地生一致,STEM 专业最高达 21.8 万港币/年,非 STEM 专业16万 – 19.8万港币/年。
按四年学制计算,两类学生学费差距最高可达69.4万港币,非 STEM 专业也相差60多万港币!
(三)过渡安排与居港证明要求
过渡安排:考虑到政策衔接,2027/28学年的学生居港时间为1年,2028/29学年才正式落实2年的居港规定。
居港证明:
- 两年内以全日制学生身份在港正规学校就读的记录;
- 出入境记录显示两年内每年离港不超过90天(需向入境处申领证明)。
(四)资助计划联动调整
以「本地生」和「非本地生」定义为基础的政府奖学金等计划,申请资格将同步修订,确保政策一致性。
02 谁受影响?这些群体需警惕

(一)受养子女教育规划遇阻
若子女仅持有受养人身份却长期在内地生活,未来将无法以本地生身份享受学费优惠,只能按非本地生标准缴费。例如计划高中毕业后赴港读大学的学生,若未提前满足居港要求,四年学费可能多支出60万港币以上。
(二)工作签证持有者家庭路径收窄
此前通过工作签证在港就业的家长,可让子女以本地生身份升学;新政后,这一渠道被阻断,家庭需重新规划 —— 要么承担高额学费,要么提前安排子女在港居住以满足政策要求。
03 提前布局:以身份优势应对变革
香港此次教育政策调整,本质是对「真实居住」的强调。在政策过渡期的关键节点,对于希望享受香港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而言,应该尽量提前规划子女身份,不仅能规避学费成本激增的风险,更能为子女锁定更广阔的升学空间,为家庭未来增添一份强有力的保障。
(一)选择适合的规划路径

(二)全球引力客户最新成功案例





如果您有意申请香港身份,欢迎与全球引力专业投资顾问详细沟通,以确保符合政策细节要求。


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