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午11点,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任期内第四份《施政报告》,比往年提早了1个月,主要是因为年底会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,今届立法会会期将提早结束。

新的《施政报告》以 “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” 为主题,主轴将会围绕经济及民生。
《施政报告》开篇,首先回顾了本届特首上任3年以来的整体成绩。
- 公屋上楼周期:平均等待6.1年缩短至5.1年
- 家庭收入中位数:三年上升3,000元,增幅约11%
- 香港经济增长:负转正,预计今年正增长2-3%
-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:上升一位至世界第三
- 整体竞争力:上升四位至世界第三
- 人才竞争力:两年共升了12位至世界第四
- 安全城市排名:跻身十大,位列世界第七

此前坊间热议的高才通关停、投资移民门槛降低、非本地生限额放宽等等,今天都有了定论!
2025《施政报告》全文,可在官网查看:https://www.policyaddress.gov.hk/2025/

AI技术引入教育系统
今年施政报告有不少篇幅聚焦AI发展,包括将全面检视部门工作流程,研究应用AI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及便民服务。甚至施政报告宣传片的前八秒也使用了AI技术生成。且李家超说了,香港教育局将在明年(2026年)正式推出 《数字教育发展蓝图》!

核心是大力推动AI人工智能融入教育!这意味着香港的学生,从娃娃抓起,就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教育,培养数字思维和创新能力。
对想拿香港身份的父母来说,子女教育是核心考量!香港教育本就国际化、水平高,现在加上AI赋能,等于给孩子上了 “未来科技” 的双保险! 香港身份带来的教育资源 “含金量” 又涨了!
“投资移民” 要求再放宽!
大家最关心的 “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”(俗称“投资移民”),这次又有好消息!要求进一步放宽!

施政报告中宣布优化“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”,放宽了住宅物业投资门槛。
申请人在港投资3000万的要求维持不变,房地产投资额限制有所调整。
- 非住宅物业可算入额提升:由1000万增至1500万。
- 住宅物业相关调整:可算入额维持1000万,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减至3000万。
此举旨在提升香港房地产市场活力,并为投资者提供更灵活的资产配置选择,从而吸引更多资金通过此计划进入香港。资产配置和身份规划可以完美结合! 灵活性大大提升!想通过投资拿香港身份的朋友,这个窗口千万别错过!
增加非本地生学额
资助大学的非本地本科生名额上限,从原来的40%大幅提升到50%! 研究生课程的自资名额上限更是从100%提高到120%!

更重要的是:本地生的1.5万个政府资助学额雷打不动! 不用担心挤占本地生名额,纯粹是给非本地生(特别是内地和国际学生)开了更大的门!
香港高校在全球享有盛誉,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,香港共有5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强,其中香港大学排名全球第11位。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提升香港教育的国际竞争力。

人才引进计划持续优化
在人才引进方面,香港各项输入人才计划成效显著,并将继续推行和优化:
总体成效:自本届政府推出一系列新输入人才政策以来,至今已有超过23万人才来港工作和发展。
高才通计划表现突出:
- 高才通计划的申请续签率达55%。
- 获批续签的高才素质优异,95%在港每月收入高于香港收入中位数(约2万多元),50% 更高出近一倍。
- 他们主要从事创科、金融等行业。
- 预计高才通计划每年可为香港带来约340亿港元的经济贡献,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(GDP)的约1.2%。
不同计划来港的人才中,七成在40岁以下,这有助于缓解香港人口高龄化的挑战。

香港将继续推行积极的人才政策,确保人才竞争力,推动经济持续增长。 政策整体还是欢迎人才,但会优先那些真正能为香港做贡献、有真材实料、并且真心愿意在香港发展的人。
施政报告中这部分内容清晰地传递了香港的决心:深化改革,心系民生,更要发挥优势,大力度吸引人才和资本!
- 对留学生:来港读书门槛降低,选择更多,毕业后留港路径清晰!
- 对专业人士:人才计划虽微调但大门敞开,个人条件优秀、符合香港发展需求(如金融科技、AI、生物医药)的申请人,依然是香港热烈欢迎的对象!
- 对投资者:投资移民要求放宽,为高净值人士提供了资产全球配置与获取香港身份的更优解!
* 以上内容整理自港府《施政报告》
全球引力近期客户案例分享
如果您有意申请香港身份,欢迎与全球引力专业投资顾问详细沟通,以确保符合政策细节要求。
以下是全球引力近期投资移民客户成功案例:






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.